新居淪為檢疫中心 駿洋邨準住戶無妄之災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民間一片愁雲慘霧,不少人的生計堪憂,但火炭駿洋邨的準住戶還面臨多一重困擾——苦苦等候多年的公屋入伙在望,政府2月8日一聲令下,徵用駿洋邨作檢疫中心,安居樂業的願景突然落空,上樓無期。有準住戶只能暫時棲身於婆家的騎樓,有住戶不得不靠積蓄和裝修費暫租酒店。設置檢疫中心無疑對抗疫至關重要,但4000多名駿洋邨準住戶卻成爲犧牲品,面對政府寥寥數千的金錢補貼,以及令他們失望的安置方案,有住戶嘆,「政府可否公平對待我們?」

記者|楊曉婷 編輯|林怡欣

李小姐一家三口住在頂樓的劏房數年,天花板一直有石屎剝落,多次向業主投訴無果。苦等公屋七年,去年12月,她收到通知信,可以入住今年2月新落成的火炭駿洋邨。

話音剛落,2月初,李小姐從新聞得知駿洋邨被徵用作檢疫中心,一想到一歲的女兒仍只能在半個車位大的劏房裡成長,連翻個身、學走路的空間也沒有,她形容:「所有的夢想於一瞬間破滅了。」

李小姐一家只好繼續住在劏房,但一個月後,一塊長約一米、重達二三十公斤的天花板,「咚」的一聲掉落在斗室地上,石屎碎和鋼筋散落在給幼兒學走路的軟膠墊上。李小姐嚇得哭了半天,現在回想起來,如果被砸到應該「連命都無」,可幸女兒無事,但這下子,他們卻連這個「家」也住不得了。

劏房的天花崩塌後,李小姐倉促收拾,就匆匆到婆家暫住。李小姐的大伯和大嫂一直和老爺奶奶同住,二百呎的空間突然要多容納三個人。他們一家三口只能睡在「騎樓」上(舊式公屋露台)的雙層床,但「騎樓」放滿雜物,衛生狀況欠佳,李小姐女兒的臉頰早已被跳蚤咬紅了幾處。走投無路,快將入住的公屋單位又被徵用為檢疫中心,接二連三的打擊令李小姐心情壓抑。

沙田穗禾區區議員麥梓健議員指,駿洋邨被徵用為檢疫中心,4000多名準住戶受影響,其中因居住問題向他求助的就有200多名,當中包括李小姐。

駿洋邨於本年2月被徵用為檢疫中心後,4000多名準住戶入伙遙遙無期。(明報提供)

政府派6000 準住戶斥:交租都不夠!

疫情沒完沒了,準住戶入伙無期,大失預算,財政壓力也增加了不少。2月14日,駿洋邨被徵用一個星期後,政府宣布向火炭駿洋邨準住戶發放6,000元的一次性特別津貼。但對於受影響的住戶,只是杯水車薪。

同為駿洋邨準居民的Joey直斥6,000元連交租都不夠。Joey的丈夫任職司機,每月收入約18,000元,礙於經濟能力,一家三口六年來與老爺奶奶還有姑奶同住,平時攤分租金和水電煤的費用。Joey的姑奶有情緒問題,常常就生活習慣等瑣事與Joey一家發生衝突,女兒曾害怕得不敢回家,一家三口甚至要長期躲在房間來避免紛爭。九歲的女兒做功課、一家三口吃飯和睡覺都在同一張床上,他們視入住駿洋邨為新生活的希望。現在入伙無期,他們還是決定搬出去。

香港的租約大多為一年「死約」(即租客至少要租住一年),因不知何時才能入住駿洋邨,Joey為免受租約捆綁,租住位於土瓜灣、月租9,000元的酒店。他們靠多年來儲下的積蓄和原本預留下來的裝修費用去繳交租金。為節省開支,Joey一家幾乎每天都吃麵包和杯麵過活,有時一個麵包甚至會分幾餐食。Joey的女兒不喜歡吃麵包,她也只可以不斷跟女兒說:「麵包『飽肚』,吃了再算,總之不會餓就夠了。」

在2月19日的立法會緊急質詢中,立法會議員楊岳橋指出有準住戶已經做好搬家的準備,質疑政府只想用6,000元打發駿洋邨準住戶。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回覆指,6,000元的津貼是「心意」而非「補償」,同時強調政府並未與準租戶簽訂租約,未有確實遷入日期。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則指,「預配通知書」上有特別提醒準租戶在等候入伙期間,切勿過早進行遷往編配地區的安排。

楊岳橋認為,未入住的公屋是政府財產,被徵用為檢疫中心似是「沒問題」,但政府不得不考慮駿洋邨已接近入伙期,準租戶有合理預期自己可於何時遷入新居,雖然未簽租約,但許多準租戶已經為搬遷作準備,例如向現時業主退租、為子女更改校網等等,臨時徵用的決定令他們頓感徬徨。他又認為6,000元不足以彌補準居民需延遲幾個月入伙的損失,直言:

「政府要求市民共渡時艱,願意付出的卻與市民直接犧牲的不成正比。」

新居驟變檢疫中心 住戶看新聞始知被徵用 

雖然政府表示有作出「特別提醒」,讓準租戶不要「過早準備遷居」,但準租戶譚先生(化名)卻從房署職員口中清楚得知可在2、3月入伙,臨近遷居,自己的工作及孩子的學校都已安置好,此時大失預算。

政府原在1月25日宣佈徵用未入伙的粉嶺暉明邨作為檢疫中心,惹來激烈抗議後,特首林鄭月娥於1月28日宣布放棄徵用暉明邨,並指未來一年落成的屋邨不適合作為檢疫中心,當下亦沒有任何未入伙的公共屋邨在檢疫設施考慮選址之列。

2月7日, 譚先生在立場新聞的網上直播中,看見大批警察在駿洋邨外圍戒備,已心知不妙。隔日,他在直播上看見駿洋邨被圍上重重水馬,當晚,就從新聞上聽到特首林鄭月娥將徵用駿洋邨為檢疫中心的消息。政府決定來得突然,譚先生想不到自己作為駿洋邨的準住戶,不但事前沒有收到通知,還要透過新聞直播才得知這件事。

譚先生一家輪候公屋七年,妻子沒有工作,在家照顧六歲的兒子。他現職社工,月入約23,000元,剛好符合三人家庭公屋入息及資產的審查限額。為了能成功申請公屋,他三年來多次拒絕加薪的機會。他笑說:「我有升職但沒有加人工,工作量加但人工減。」他提到身邊的朋友不理解他為何要如此「蝕底」地輪候公屋,他解釋:「我沒有『父幹』,沒可能靠自己一個人的收入,供養一個三人家庭又同時置業。如果我選擇每月供樓,根本不能維持一個合理的生活質素。」他們一家三口現居於沙田村屋內一個200呎的劏房單位,月租約7,000元,廁所小得連轉身也有難度。

去年11月尾,他終於收到苦候七年的公屋「配房通知書」,「配房通知書」上寫有編配好的單位室號,並通知他一個星期後到屋邨辦事處辦理有關手續。他如期到屋邨辦事處簽署「接受或拒絕編配聲明」,當時房署的職員告訴他:「簽了這份文件這個單位就是你的了,應該大概2月到3月就能入伙。」一家人滿心歡喜,每一天都在想要怎樣佈置新居,也一早聯絡好裝修師傅,現在工程擱置,也沒有拿回9000元的訂金。譚先生回想起兒子曾經畫了一幅畫,是未來自己的房間的樣貌,令他心酸不已,並指政府

「完全破壞了一個小朋友、一個家庭的夢想。」

更令譚先生心煩的是,他早於1月提出辭職,打算入伙後轉去一份薪酬待遇較好的工作。新的工作一早找好,但薪酬超過公屋的入息審查。為了未來在交收公屋單位時仍然能通過入息審查,他特意和新公司商量壓低薪金直至他入伙駿洋邨,公司原本答應,但在訪問當天卻突然致電,要他選擇接受全數薪金上班或放棄工作。他無奈選擇「做住先」,否則一家人就要面對零收入的生活,但他預期自己會在入伙前辭職,否則很大機會失去入住公屋的資格。

譚先生已付9,000元的裝修訂金,圖為當初他為新居設計的平面圖。(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安置方案欠考量 準住戶望政府合理對待

駿洋邨被徵用兩個星期後,一眾駿洋邨準住戶才陸續正式收到房署的書面通知,並附上一份意見回條,當中列有兩大選項。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4月11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已向4000多名駿洋邨準住戶寄發上述通知書及回條,目前收到200多份入住寶田中轉屋的申請,另外有數百戶居民選擇取消今次駿洋邨的編配。

譚先生表示選項B對他而言並不可行,他於大埔工作,兒子正於沙田讀幼稚園,今年9月即將升讀小一,去年因知道被派駿洋邨更一早選擇了沙田區的小學。他曾致電房署查詢沙田區還可輪候的公屋數量,得到的回覆是「零」。事實上,公屋劃分區域的方法並非十八區,而是分為市區、擴展市區、新界和離島這四區。駿洋邨所屬的擴展市區範圍十分廣 ,假若譚先生選擇了選項B,他有機會被派到青衣,將軍澳等地方,因此他認爲保留駿洋邨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譚先生和劏房天花崩塌的李小姐都申請入住寶田中轉屋,雖然希望政府可以儘快兌現提供中轉屋的承諾,但寶田邨的配套令他們甚為擔憂。同爲駿洋邨準住戶的伍小姐已入住寶田邨,她稱,單位家徒四壁,廁所並沒有配置熱水爐,他們要煲四桶熱水來洗澡,廚房也只有鋅盆和石屎枱,要自備煮食用具。最令她困擾的是安全問題,單位並沒有安裝門鎖,岀門時只能靠電線和另外買鎖頭鎖住閘門,伍小姐曾發現鎖頭有被外人打開過的痕跡而報警。她指住在寶田邨令她膽戰心驚,寢食不安,生怕有意外發生。

譚先生希望政府能夠提供其他中轉房屋選擇,他不解地說:

「2020年的香港還要用電熱水煲燒水洗澡,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Joey的丈夫在中環上班,女兒在慈雲山上小學,準備升上小五,如果搬入寶田,丈夫上下班的車費每日就高達50元,而女兒的學業也可能受到影響。因此即使要繼續「捱貴租」,她也不願申請中轉屋。她表示駿洋邨一眾準住户已為抗疫一事犧牲,值得受到更好的待遇,坦言:「政府可否公平對待我們,我們有血有肉,不是窮就沒有思想,不是窮就可以沒有要求!」

【採訪手記】學生記者,有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