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最前線—與時並進的急症室

近年急症室不時出現「迫爆」狀況,每日平均有超過6000人到急症室求醫。雖然急症室設立原意為處理緊急意外,但現時更多時要服務非緊急病人。今天急症室設備完善,能處理下至擦傷、上至腦中風的病人,但原來數十年前的急症室只能算是個「分流室」,許多傷患都不能在急症室處理;成立初期,不但病者不願逗留在急症室,就連醫生亦不願久留。

根據瑪麗醫院八十週年紀念特刊,香港第一間急症室於1947年在瑪麗醫院投入服務,當年急症室最主要職能是防止濫收病人入院,作為醫院「守門員」。初時急症室設備有限,只靠幾位當值醫生把關──縫針、洗傷口、打針,最高級的設備就是血壓機,再嚴重些的病人就只能送上病房治療,急症室的角色就如一個轉運站。

記者│鄭曉力 編輯│區倩怡 攝影│ 區倩怡

1955瑪麗醫院醫院急症室。(瑪麗醫院提供)

1950年代,大批工業家由大陸來港開設工廠。工廠數量急增,加上僱主和工人安全意識不高,直至上世紀70年代,工業意外時有發生。面對大量意外,急症室服務需要相應提高。1985年加入急症室的急症科專科醫生黃大偉坦言,70年代的急症室服務水平受技術所限,單單是抽血化驗,都要從早上等到下午才有報告,病人就只能留在急症室苦等。

黃大偉說,當時不少醫生在急症室也是苦等,只是因為畢業後需要輪候其他較熱門專科的空缺,才迫於無奈留在急症室:

「通常半年至一年『有期徒刑』,大部分人一年便可以離開,因為有新一批同事頂替你做『替死鬼』。」

當時急症室中職位最高的高級醫官大多由其他科的主管兼任,而高級醫官通常會在一至兩年後調職離開,急症室是名副其實的「流水衙門」。由於護士不是常調職,一直駐守的護士就是支撐急症室運作的中流砥柱。直至80年代,才有第一批真正急症室顧問醫生出現,推動急症室發展。

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登記處。(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提供)

設立顧問醫生 始發展不同設備

梁文甫是香港首兩位急症科顧問醫生之一。1972年畢業後,梁文甫曾在瑪麗醫院外科工作七年。成為外科高級醫生後,一宗醫療意外令他萌生推動急症室發展的念頭。他憶述,當時急症室接收了一名血壓低的年輕女病人,後來被送到外科,梁文甫認為病人很大可能是宮外孕、內出血,於是馬上將病人送往手術室,但尚未開始做手術,病人已經失救。梁文甫認為,如果當時急症室及時為病人作靜脈注射,讓她多撐半小時,外科醫生就能救活她:

「如果有經驗的醫生能在急症室做多一點點,病人的情況可能會不一樣。」

1980年,梁文甫主動申請調到瑪麗醫院急症室工作,一年後被調往瑪嘉烈醫院任急症室顧問醫生。他認為,當時急症室發展主要是醫生自發推動,例如在80年代中期在瑪麗醫院設立的初期觀察病房,就是由當時的急症室顧問醫生黎湛堃建議開設。急症室做出成績,得到醫院認可,便能得到更多資源發展。當時不同醫院的急症室醫生關係十分緊密,會一同商討如何改善人手、設備及空間,促成良性競爭。

急症科醫生難覓 為留住人才增晉升階梯

梁文甫說,最初急症室缺乏晉升機會,難以留住人才。每年7月就會有新一批醫生進駐醫院,醫生屆時可以申請轉換部門。若一間急症室本來有10名醫生,可能到7月1日就會全部消失,沒有人願意留下來長做,取而代之是一群毫無經驗實習醫生:

「情況不理想,但我們控制不了,每年也是這樣。有人收你做(其他)專科,一定會離開。」

為了讓急症室醫生願意留下,梁要求衛生署支持他發展急症科醫生的晉升階梯,第一步就是增加晉升機會。

80年代要成為急症專科醫生,只能到英國應考愛丁堡皇家醫學院的急症醫學專科試;而要獲得考試資格,醫生須先在外科和內科各工作一年。然而由於這些受訓的醫生只會在外科或內科待一年,因此外、內科的顧問醫生都不大願意讓他們加入。梁文甫記得當時幾乎要乞求外科和內科的顧問醫生,讓急症室醫生到其病房訓練。急症室醫生考得專科資格後便能在急症室內部晉升,於是慢慢有更多醫生願意留在急症科發展。

1995年,準備應考英國愛丁堡皇家醫學院急症醫學專科試的醫護人員。(黃大偉提供)

梁文甫說,以前急症室不受其他醫護人員歡迎:「(他們)覺得急症室的人很懶,不太用做事,處理不了的病人就送上病房。」急症室處理病情程度有限,其實是因為急症室醫護人員並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創傷課程訓練,往往只能將創傷病人送到外科病房。1985年香港急症醫學會成立,並於90年代先後引進創傷課程及高級心臟生命支援術(ACLS),指導急症室醫護處理更多急病,在黃金一小時內處理急性心臟病、車禍、高處墮下及槍傷等創傷,為其他病房分擔壓力。

從蘭桂坊慘劇 反思災難應變措施

急症室系統發展愈趨成熟,背後與香港的重大事故亦有關係。1993年元旦日,蘭桂坊發生人踩人慘劇,瑪麗醫院接收了46名傷者,是當時接收最多傷者的急症室。梁文甫當時已調回瑪麗醫院急症科,意外當晚他趕回醫院幫忙,卻發現能處理的病人不多。由於沒有災難分流措施,在場救護人員將最先發現的傷者送往最近的醫院,結果最危急的病人沒有得到優先處理,反而將已失救或輕傷傷者送往急症室。

除了瑪麗醫院,鄰近的鄧肇堅醫院亦接收了37名傷者,遠超當時急症室負荷。
事件令當時的急症室醫生與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共同檢討災難應變措施,發展出一套處理緊急災難的方法。香港交通方便,醫院之間交通時間短,因此一場意外可由幾所醫院分擔。意外現場由醫生指揮,以黑、紅、黃、綠四種顏色卡分辨傷者危急程度,再安排傷者前往不同醫院,避免重傷者治療延遲。這套措施不停改良,沿用至今。

為確保急症病人能優先得到處理,公立醫院急症室由2010年起實行五級分流制度。(區倩怡攝)

沙士爆發 急症室人人自危

蕭粵中指沙士促成衞生防護中心成立協助急症室醫生面對大規模傳染病。圖為沙士時的醫護人員。

2003年沙士爆發,衝擊整個醫護行業。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當時在北區醫院前線抗疫,他憶述連醫院飯堂都有特別裝置,與同事共膳時,有亞加力膠板擋在各人臉前,防止飛沫傳播。由於當時急症室並未被編入高危部門,醫護一直沒有使用能應付高危傳染風險疾病的設備。蕭粵中記得,首次處理確診感染沙士的病人時,該名病人送到北區醫院前已被剖開頸部插喉,很大機會散播病菌。他表示當時唯有「頂硬上」,為病人做了「引流開胸」等高危程序。當時醫院沒有足夠指引,連同蕭粵中的四名醫護人員完成當天工作後,都不知道應否回家,最後只好在沐浴更衣後離開醫院。蕭粵中擔心自己有受感染的風險,便叫當時懷孕的妻子回娘家暫住。

經過沙士一役,口罩成了醫護人員每天上班必有的裝備,急症室更加設發燒病人隔離區及負壓房間。沙士對香港醫療系統的思考方式、預防措施、衞生標準皆帶來重大改變,亦改善了急症室硬件配套。

香港目前有18間公立醫院提供急症室服務,每日平均有超過6,000人求醫。隨着醫療科技發展,急症室現已設有超聲波及斷層掃描等設備,可為創傷病人即時檢查有否積血或內臟損傷,不必等外科醫生處理,加快穩定病人狀況。急症室更會與救護車合作,加強院前資料準備,為病房分擔工作壓力。

設立護士診所 分擔急症壓力

面對龐大求診人數,急症室護士亦分擔起部分壓力。部分公立醫院急症科近年開設護士診所,根據醫管局資料,護士診所由具經驗及曾接受專科培訓的護士負責,主力處理輕微受傷的非緊急病人。若病人狀況符合收症準則,而又同意接受護士診所服務,便會由護士問症及檢查。

於急症室工作超過20年的急症專科護士勞偉傑認為,護士診所成立的主因是輪候急症室的第四、五類(非緊急)病人太多,有些擦傷或需要縫針的病人雖然有必要看急症,卻因為生命無虞而要在長長的非緊急隊伍中輪候。護士雖然不能為病人開藥及發病假紙,但能為病人洗傷口、縫針和打石膏。遇到複雜的問題,護士便會與醫生一同商議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