捱出一片天 年輕演員的粵劇夢

「落花滿天蔽月光……」粵劇予人的印象,除了鑼鼓喧天、濃妝豔抹外,也似是老一輩的玩意,演員中年以上,觀眾大都白髮蒼蒼。但原來這種「過時玩意」,亦不乏新血。即使訓練過程刻苦,仍有不少有心的年輕人願意入行。有人中學畢業後主修粵劇文憑,還甘心拿著每場只有四百多元的演出費從「下欄」(即跑台的臨時演員)做起,咬緊牙關,刻苦練功,甚至自資購入演出用具,只為一個粵劇夢。

年輕一代常被批評「不能吃苦」,這番說話,大概不能應用到以下兩位粵劇新秀身上。

記者│姚穎彤 編輯│周煒晴 攝影│周煒晴 馮婥瑤 利天諾

粵劇不乏年輕新秀 不怕艱苦迎難而上

吳敏婷從前跟婆婆去看戲只為跟她出外吃東西,現在卻比婆婆更愛粵劇,由她帶婆婆去看戲。(周煒晴攝)

「很多人覺得(粵劇)應該是沒有人入行的。」21歲的吳敏婷笑著說:「但其實戲行中還有很多年輕人,和我差不多年紀的,甚至比我還小,(新人)比外面的人想像的多。」

吳敏婷自幼學習粵劇,中學畢業後便入讀香港演藝學院,現為戲曲學院高級文憑二年級生,打算畢業後成為全職粵劇演員。走上粵劇之路,不因什麼,只因一學便愛上。雖然熱愛粵劇,練功卻令她又愛又恨。

練功,即練習基本功,包括開腿(即拉筋)、壓腿等。即使吳敏婷接觸粵劇多年,但每次開腿還是忍不住大叫:「好痛啊!好痛啊!」她形容同學的叫喊聲痛苦得像生小孩。縱然痛苦,練功卻是必須而重要。

梁非同笑稱,朋友都覺得她很特別,很「非同」,因她喜歡粵劇至成為職業的地步。(周煒晴攝)

23歲的梁非同從小就喜歡看粵劇,但到高中才修讀八和粵劇學院的四年制課程,逢周末上課,正式學習演戲。其後她升讀香港城市大學的文化與文化產業管理文學士課程,現於中文大學修讀文化研究碩士學位。梁非同現時亦為兼職粵劇演員,並打算畢業後成為全職粵劇演員。

梁非同在練功時也吃過不少苦頭,她曾在練習楊門女將穆桂英「高枱漫子」的動作(即從高台直身側空翻落地)時不慎失去平衡,右手落地受傷骨折,必須動手術,釘上七顆釘。

當時距離演出尚餘四個月,她憑意志努力做復康運動,於三個月內快速復元,並把握僅餘的一個月追趕進度,最後成功演出,更獲前輩讚賞,指她的表現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

吳敏婷出演《竇娥冤》需要耍上七尺的水袖,難度極高。(Ken Choi 提供)

練功除了是生理上的難關,有時亦是心理上的難關。吳敏婷回憶曾在演出《竇娥冤》時,為表達角色的悲憤,她要耍上七尺長的水袖,配合不同的動作,做到收放自如的效果,難度極高。她用了三、四個月的時間,每天反覆練習,效果卻依然不理想:「水袖怎樣也揮不上半空,怎麼做也做不了。」表現出現瓶頸,讓吳敏婷感到挫敗,一度懷疑自己不適合在戲行發展,甚至向老師哭訴。直到演出當天,她依然沒有把握能夠做好,老師見狀便提議她做較簡單的動作。不過,吳敏婷回想自己苦練多月,當中也有成功做到動作的時候,故堅持做回練習已久的動作,對自己作個交代。站在戲台上,她順利做出動作,完成演出。她形容完成動作當刻的感覺,就像成功登上了一座自己也覺得爬不到的山。她指學習粵劇和練功確實很辛苦,但它帶來的成功感卻令人覺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繼續閱讀:粵劇演員入不敷支 購買道具投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