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遺傳—如何走出宿命?

家暴影響深遠 遺傳父親暴力管教方式

Mel說,父親年少時亦經常被他的母親虐打,不過其家族向來重男輕女,其實父親的妹妹被打得更狠。或許正因如此,Mel的弟弟也甚少被打,父親的壞情緒均由Mel一個人承受。直至Mel找到工作的第二年搬到外面住,家暴的問題才終於止息。

雖已事隔十多年,家暴的經歷對Mel影響深遠,成家立室後,她不自覺地重蹈父親覆轍。Mel現育有兩個分別七歲和五歲的女兒,她曾用衣架丶拖鞋打她們,更打過女兒十多藤,但當女兒開始害怕和哭,她就會意識到要收手。Mel說,每當大女兒胡亂發脾氣、鬧彆扭或態度惡劣時,她就會把父親的形象投射到大女兒身上,覺得當下情況很危險,覺得女兒想操控她,繼而就想以體罰反操控女兒。

Mel與大女兒的關係時好時壞,好時女兒會送畫或寫著「媽媽我愛你」的卡給Mel;壞時Mel則會故意孤立女兒、自己外出,氣極時更會打罵女兒。每次出手後,Mel都很後悔內疚,亦為自己不懂好好管教女兒感到挫敗。她嘗試補救,向女兒道歉,解釋自己的心生病了:

「令她知道媽媽也要學習,這不只是她的問題。」

為女兒接受輔導

Mel深受家暴所害,十分清楚體罰對女兒帶來的傷害,為了改善與女兒的關係及學習控制情緒,她於五年前開始上情緒管理課程,接受童年創傷輔導。近兩年,Mel學懂了如何處理與女兒之間的衝突,現在她較少大聲責罵女兒,怒不可遏時會把自己關在房裏哭泣或對枕頭咆哮,發泄情緒。待冷靜下來後,再與女兒討論彼此衝突的問題所在,女兒亦會寫道歉卡給她。

Mel的丈夫自幼家庭溫暖和洽,父母從不施加暴力,令Mel覺得不可思議,並從中看到理想的親子關係:陪伴與尊重。丈夫不會打罵女兒,當Mel想打女兒時也會攔著她,推她進房冷靜。童年時受母親冷待,受盡「被遺棄」之苦,令Mel在大女兒出生後就決定辭去中學老師的工作,全職照顧女兒:「最少要讓她知道,她的價值是重要的。」現時Mel經常陪女兒參加親子活動及社區中心的興趣班,如烹飪、做手工等,盡自己能力陪伴女兒。

Mel小時候曾經藏起父親的香菸,令他煙癮起也無煙可抽,藉此發洩父親的怨恨。(簡曉慧攝)

體諒卻不原諒父親
Mel:我好憎你

由小至今,Mel一直對父親又愛又恨。愛,是因為父母始終是最親的人;恨,是父親對她暴打。Mel明白父親受上一代影響才會打她,一年多前,兩父女曾就家暴往事當面對談,當時父親亦有稍稍承認他的不是,令Mel對他的憎恨有所消減,但Mel始終介懷,認為父親欠她一個正式的道歉。

Mel仍一直有給父親家用,過節時會帶兩個女兒約父親飲茶,兩父女一年見面不超過十次,已甚少再重提舊事。她雖仍希望能消除與父親之間的芥蒂,但她現已接納自己兒時得不到父愛的事實,不再強求理想的父女關係。Mel指小時候把爸爸當成英雄,很愛他,但他的行為卻令她失望:

「如果你小時候不是這樣對我,我想我和你的關係可以很好的,會經常約你飲茶……但現在只是出於責任孝敬你。」

繼續閱讀:如何走出「家暴遺傳」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