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訪問更重要的

記者|周倩鈺

在今次的專題,我訪問過四位性侵受害者,其中兩位令我明白,除了訪問之外,說話都是一門學問。

其中一位女士因#metoo運動而在網上公開自己的經歷。訪問期間,她引述有人留言「希望你下次都無事」等譏諷的內容,激動地反駁之際不禁落淚。當時我嚇呆了,盤算許久應否出言安慰,但見身旁的編輯沉默著,我也怕突兀而不敢說話,只能聽著她抽泣的聲音,看著她努力平復心情的模樣。及後我思考何以編輯當時只是沈默應對,明白到安慰的話或會令受訪者更激動,只有沈默才能讓她盡快整理情緒。

另一位,便是我文中提及的阿晴。當時我作為聆聽者,已為她的經歷感難過,更無法想像她親身承受的痛苦,這亦令我覺得額外沉重,怕問到她的痛處,會讓她憶起當時的情景,但又怕問不出重點。訪問完成後,我為終於找到適合的學生個案而鬆一口氣,輕率地說了一句:「幸好找到你」。但這句話甫脫口,我便後悔莫及,恨不得馬上往洞裏鑽,只因她說過若報警,法官只會將她當作案件,而非一個人去處理,而我剛說的話,恰好與之相似。阿晴雖沒責備我,只是頓了幾秒才回應,我很想向她澄清自己並非有意,只是當刻衝口而出,忘了她作為受害者的身分,但怕再提只徒增她的反感,也只好沉默。

對我而言,訪問就像聆聽不同故事,可以跳進受訪者的世界,自由自在地發問、了解故事的細節。可是這個想法,其實會對部分人造成傷害,訪問有時並非如此「自由自在」,尤其是經歷過創傷的受訪者,除了問重點以外,還得考慮對方的感受,在適當時候也應作恰如其分的反應,沈默與否、安慰與否,以及語句的選擇,也要謹慎地反覆思量。我認為,這有時比起任何技能更為重要。

完整報道:《性騷擾在校園悶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