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退學 十年內倍升 為什麼?

中、小學生退學,我們偶爾聽聞,但大學生退學,原來也不少。大學學士學位一向僧多粥少,競爭激烈。莘莘學子拼命讀書入大學的同時,有人卻退學追夢。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5至2016年有1179名學士學生終止學業,比六年前高出近一倍,當中以港大輟學人數為最多(232人),其次為理大(225人)及中大(191人)。

記者查看十年數據,發現實行新高中學制前,大學退學人數一直維持七百人左右,直到2012年第一屆中學文憑試(DSE)舉行,退學人數急升至1112人,之後每年退學人數一直過千。

研究青少年生活及職業發展的中大社工學系副教授陶兆銘認為,退學人數急升和教育制度改革有關。DSE「一試定生死」,學生就只應考一次公開試,缺乏時間深入考慮讀大學的意義。

記者│陳靜榆 編輯│黎凱容 攝影│陳靜榆 黃詩雅

跳繩港隊棄港大 專心開教室

23歲的花式跳繩運動員張柏鴻自中學起熱愛跳繩,代表香港參與多個世界賽事,曾於2015年亞洲跳繩錦標賽個人及團體項目奪冠,戰績彪炳。中學時期他渴望體驗大學生活,更想要證明「運動和讀書兩者可以並存」,努力兼顧跳繩和溫習,每天只睡四小時,最後成功入讀第三志願,在香港大學主修風險管理。

柏鴻讀大學時積極參與市場營銷比賽,令他萌生創業的想法。他參加跳繩比賽外也教人跳繩,2015年他念大四時發覺學生愈來愈多,難以租用場地練習,自己和隊友也需要地方訓練,他便參加青年創業計畫,從而得到人脈關係和借來的資金,開辦花式跳繩教室。

一個二十出頭的大學生,身兼運動員、教練和老闆三職,他坦言難以平衡。在學時他差不多一星期七天都要教跳繩,自己亦忙於訓練,經常「走堂」。在最繁忙的日子,連考試都沒有時間準備,只能在當天凌晨兩時才開始溫習,數小時後就匆匆應考。他發現風險管理學的課程較為單一,主要都是不斷計數,令他質疑所學的對他是否有意義。他在大二已萌生退學的念頭,一直拖到大四下半年,公司面臨虧損,他有感自己年紀漸長,幾年後可能再難繼續運動員生涯。

與此同時,他未有修讀足夠的學分,要延遲至大學五年級才可畢業。學業和跳繩兩方拉扯,最後兩方面都做不好,因此他讀完大四後決定退學,逼使自己專注經營公司。

張柏鴻不理家人反對,臨畢業才輟學追跳繩夢,最終亦獲家人認同。(陳靜榆攝)

學系前景甚佳 曾後悔退學決定

柏鴻的創業路並非一帆風順,創業頭半年公司入不敷支,他承受莫大壓力。開辦教室的二十萬資金全是借貸所得,他以教練的薪金獨力撐起公司的運作,但公司收入與他預期中相差甚大。

他曾經後悔退學。風險管理學畢業生的前景不錯,有同學在投資銀行工作,起薪點達六萬,他不禁和同輩比較,質疑退學的決定。說到這裡,他有點激動,說:「為什麼我會在這受苦?」

創業的苦並非人人明白,柏鴻向朋友傾訴,卻被指「大家都長大找工作,你好像還在發夢」。

柏鴻的家人一直都希望他完成大學課程,對他突如其來的退學決定大感愕然,媽媽曾問他:「有沒有機會趕快完成學位?」但柏鴻心意已決,想以跳繩和公司成績向母親證明這決定是對的。經過一年時間,公司終於收支平衡,更有盈餘,柏鴻的努力沒有白費。現時教室約有25名兼職教練和70名學員,合辦學校亦約有50間。媽媽看見成果後,亦逐漸認同他當初的決定,有時更會到學社幫忙。

柏鴻在退學經營公司期間,發覺自己在商業知識上有很多不足,在2017年又重返大學校園,以當年DSE成績報JUPAS,獲中大會計系取錄。第一年首個學期休學, 專心公司業務,亦趁運動員最後的黃金時期繼續跳繩。他表示學位對他不大重要,往後想繼續推廣跳繩運動。他聳聳肩說:「未必一定要畢業,只是想在這個環境盡量學更多的知識。」

繼續閱讀:

Jennifer獲家人支持退學 再創天地

輟學做影片製作 不願再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