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監察區議會 改變制度由社區做起

你可能曾聽說過,觀塘區議會花費半億建造不受居民歡迎的「3D音樂噴泉」;東區區議會則曾豪擲逾20萬建造「不能避雨亭」,最後因被投訴阻街而匆匆拆卸。這些由區議會推動的地區工程耗用政府撥款,但未必能改善民生,你所屬的區議會又把這筆政府撥款花了在哪裡?

區議會與我們似近亦遠,但鮮有市民深入研究其具體功能與運作。兩年前,一群普通市民成立區議會監察小組,由零開始學習,義務研究及整理各區區議會的文件及數據。期望藉著研究成果,喚起市民社區參與的意識,從而推動區議會改革,乃至香港民主運動的發展。

記者│何吉數 黃婧宜 編輯│何家朗 攝影│何吉數 黃婧宜 何家朗

傘後不甘停滯 矢志推動變革

鄧宛芯(Karena)是區議會監察小組召集人。Karena於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與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前副教授陳允中、許寶強等,成立「流動民主課室」,後來改名「流動共學課室」,並於2015年6月聯同其他團體發起《社區公民約章》運動(「約章」),獲不少人簽名支持。

雨傘運動之後,香港政治制度並未有大變,Karena開始反思,「是否香港民主運動就此停止了?」後來她想到,民主不僅可以從政治制度上入手,也可以從社會生活層面推進。彼時恰逢2015年區議會選舉將至,她便決定聯合「流動共學課室」的同路人,成立區議會監察小組。

雖然區議會在制度中只是「諮詢機構」,實際具有的權力並不大,但Karena認為其運作與民生息息相關,頗具影響力。奈何區議會的「蛇齋餅粽」文化已成常態,各區區議會又各自為政,會議透明度極低,市民很難獲得社區資源運用、議會結構等資料,故很多人除了知道區議會分18區外,對區議會的運作和功能等並不了解。Karena希望將民主植根於生活,推動市民關注並參與區議會事務。當市民發現自己參與社區事務能夠確實改善生活,就會意識到政治其實不遙遠,很可能會嚮往真正全面的民主制度,成為推動變革的一大助力。

Karena希望將民主植根於生活,推動市民關注並參與區議會事務。(何家朗攝)

心力交瘁 終見成果

2015年區議會選舉前,小組聚集了約30名義工,決定就區議會撥款用途,進行「解構區議會系列」研究。花了超過半年時間,將散落在各區區議會網頁的零碎數據整合,梳理出各區款項運用方式,最後製作成圖表。本身從事社福機構研究工作的Karena,掌握數據分析的基本技能,但數據庫中有三萬多項資料,為確保資料正確,她需要逐一核對每項數字,龐大的工程讓她感到相當吃力。「真的很辛苦,是心力交瘁去承托這件事。」Karena形容,投放在小組上的時間多於上班,午飯時間及假日幾乎全部用來處理小組內部會議紀錄、跟進工作進度,更因為長期壓力過大而雙手長滿濕疹。雖然辛苦,但她看到組員們也付出努力:「當大家有心、認真、拼搏地想做,你真的會覺得這件事無論如何都要繼續下去。 」

「解構區議會系列」研究終告順利完成,更有不少重要成果,如發現在2012-2015年間,18區區議會共投放近5,000萬元,舉辦近1,400場節慶及嘉年華活動,單是屯門區已舉辦300多場。這些具體數字,令市民對區議會運作有更清晰的概念,研究結果亦獲傳媒廣泛報道;當時參選南區區議會的前立法會議員姚松炎,更將這些數據帶到社區,藉此收集居民對區議會撥款的意見。

繼續閱讀:

新血加入 再次成軍

保持中立增影響力

黃英琦:只靠監察小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