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臨屋 一代人的回憶

1998年前位於九龍灣的啟德臨屋區(Alex Mak 提供)

今年的施政報告中,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以舒緩輪候公屋人士之苦。其實,過渡性房屋在香港並非新鮮事物,早在上世紀60年代,政府為了解決大量內地移民的住屋問題,就曾大規模建設過渡性房屋,稱為臨時房屋區(下稱臨屋區)。70、80年代,全港共有80多個臨屋區,容納人口達13萬。

臨屋多為一兩層的平房,房內沒有廚房和廁所,衛生環境不佳。2001年,臨屋區已經全部被清拆,走入歷史,現在的城大學生宿舍、九龍灣遊樂場、柴灣公園、沙田文化博物館、葵芳新都會廣場等,以前都是臨屋區。雖然臨屋區蛇蟲鼠蟻橫行、居住環境擁擠,但鄰舍關係融洽,又有寬敞空間供小孩遊玩,對於當時的住客來說,是一段特別的經歷。

記者│甘泳楠  李詠彤 編輯│姚家楹  攝影│甘泳楠  李詠彤

兩層臨時臨屋區住戶在門外耍樂和打麻將,將門外的空地當作「私家花園」。(英文虎報提供)

每年十萬新移民湧港 臨屋應運而生

上世紀40年代後期,二戰剛剛結束,國共內戰又快要爆發,中國大陸滿目瘡痍。彼時香港正值製造業起飛,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幅增加,大量內地人湧來香港,令人口由1945年的60萬迅速漲至1950年的220萬,至1967年更增至372萬。當時來港的新移民,大多在新蒲崗、觀塘、九龍灣等工業區自行搭建木屋居住,卻衍生出火災和衛生問題,如石硤尾木屋區1953年發生大火,導致五萬多人無家可歸。

為了解決新移民的住屋問題,政府一面清拆非法搭建的木屋,一面開始建造公共房屋,又於1964年提出興建臨屋區。若居民的木屋遭政府清拆或因天災損毀,會被安排到臨屋區暫住,直至成功獲派公屋單位。

六口擠進240呎房 公廁人人怕

臨屋區的住客,幾乎都是新移民。現年39歲的胡盛嘉便是其中一位,他兩歲時隨家人從內地遷移香港,一家六口起初居於九龍城寨旁山邊的木屋,後來入住九龍灣啟福臨屋區的雙層臨屋,直到六年後獲派公屋,才搬離臨屋區。他形容臨屋每層面積只有約兩個停車場車位般大,十分擠逼。胡盛嘉和兩位姐姐一同睡在雙層床的上格床,父母睡在下格床。由於空間狹小,他把下格床當作書桌,做功課時席地而坐。

臨屋沒有獨立廁所,居民需要到公共廁所如廁。胡盛嘉憶述,當時的公廁屬於旱廁。使用人數眾多,又無專人清潔,甚至有人為求方便,在公廁內隨地解決,環境衛生惡劣。

居民鄰里和睦 苦中作樂

胡盛嘉和鄰居小孩一同在臨屋區公園內玩樂。(受訪者提供)

為了盡快安置大量新移民,臨屋區設計簡單,大多由木板和鐵皮搭建,建造商只需一個多月便可建成數十間。臨屋緊密相連,每座臨屋共有20個單位,前後各一排。每座臨屋之間有一條寬闊的通道,不少人將此通道當作公共空間,不時與鄰居相約在戶外晚餐。初期臨屋不能加裝冷氣機,居民以尼龍帆布為帳篷,從一戶的屋頂拉到對面一戶的屋頂,數戶臨屋的帳篷形成了一個有蓋空地,居民在炎夏時有陰涼的地方歇息。

區內沒甚麼娛樂設施,政府只在空地設置鞦韆和鐵架作兒童遊樂之用。但臨屋區開揚的設計,也為居民創造了不少娛樂。胡盛嘉談起在臨屋的種種時,不禁流露出一絲興奮:「小時候我不認為家裡窮困,覺得一打開家門,就能見到朋友,一起到處跑,十分開心,住在公屋,我反而感到苦悶。」每天從幼稚園放學後,他會和一群臨屋區的小孩到處玩耍,到附近荒廢的鋼鐵廠,利用巨型水管和鐵通架玩捉迷藏和尋寶遊戲。

 

 

 

繼續閱讀

單身人士現能申請公屋 始於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