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字,型!

(呂美珊攝)

「我來問你,告訴的『告』字,你會怎樣寫?上半部是牛字還是一撇加一個土?」

「我想是土?」

「土是錯的。」

在葵涌一家社區中心的電腦室,四位老人家圍着記者,你一言、我一語,熱烈地討論著字體的一筆一劃,笑聲此起彼落。這些長者都是「自由香港字型」的義工,他們常常聚精會神地坐在電腦前方,戴著老花眼鏡,瞇起雙眼細看電腦熒幕中的一撇、一捺,為的只有一件事:造出一套符合香港教育局指引的電腦楷書字體,供公眾免費下載。

記者│呂美珊 編輯│陳穎思 攝影│呂美珊 陳穎思

改造台灣寫法 長者邊做邊學

早在80年代,香港教育局便頒授了《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統一香港中文字寫法,讓學校老師有規可循。1999年,港府曾出版宋體和楷體兩套字體指引,但只造出一套宋體字型,符合教育局規範的楷體字型至今缺失,人們只能使用台灣楷書。

一班長者義工在2014年開始改字計劃,以台灣全字庫的字體作為基礎,逐筆逐劃修正為符合標準的香港楷書,成為「自由香港字型」。20多位長者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終在去年12月推出了4,700字的初版,讓公眾免費下載。現時他們正努力改善字體結構和外觀,年底前會推出第二版,未來還會加入更多字符,推出兩萬字版本。

「自由香港字型」項目最初由資深社工梁敬文牽頭,全程「零成本」,長者使用開源的英文軟件「FontForge」修改字型,亦沒有導師指導,唯有自學。「每個功能試一試,第一次不行就第二次、第三次。」年屆63歲的退休公務員黃滿輝(Jacky)說。Jacky參與計劃已有兩年,他憶述,頭半年的摸索過程十分難熬:「有時真的連覺也睡不著,總是想著那些功能該如何運用,圓點、四方點等工具可如何拉線來造字,是我人生之中最辛苦的時間。」當時只是刪走一個豎鈎的動作,便要花上Jacky好幾個星期,現在他對改字工序瞭如指掌,只消十分鐘,便完成「妙」字的修改示範。

 

左方字型為電腦的標楷體,是台灣寫法,右方是「香港自由字型」。

繼續閱讀:

自由字型 尋字源傳承重任

「政府不做 我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