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線界風雲人物 譚仔三哥

一碗米線的誕生

今天「譚仔三哥米線」成功的背後,其實是一個經歷了三次失敗的創業故事。

起初,三哥與六弟在荃灣開了「譚仔茶餐廳」。兩兄弟初試牛刀,空有一腔熱血,對選址和營運都沒有頭緒。擔任大廚的三哥用家裡做飯的經驗烹調,味道不一致,得不到食客的歡心。結果,茶餐廳經營短短三星期便拉閘關門。

在永隆街上那間最初的譚仔米線店面,三哥不時會到店裡親自拉麵。(受訪者提供)
在永隆街上那間最初的譚仔米線店面,三哥不時會到店裡親自拉麵。(受訪者提供)

第一次失敗沒有打沉他們的創業夢:「我們兩兄弟是敢死隊!」雖然茶餐廳做不下去,但店面還在,兩兄弟於是另想辦法,轉做三哥最拿手的咖喱:「我最喜歡煮巴基斯坦咖喱,那時候我們把茶餐廳關閘,只做外賣,咖喱牛腩、咖喱豬扒牛肉飯、咖喱魚等,一碗賣三十多塊錢。」但賣咖喱這條路最終也因為收支不平衡,兩個月後便結束。那時兄弟倆「閉門思過」,希望在絕境中苦覓另一條血路。

有一天,兩兄弟在荃灣閒逛,走到享和街一角,看到一家賣雞湯米線的食店,老上海式裝潢,廚師站在玻璃後煮食,食客絡繹不絕:「我們兩兄弟站在那裡看得入神,然後我跟弟弟說,不如試做這個吧。」他們把米線和港式車仔麵結合起來,讓食客選擇加入喜歡的食材,再配上清湯的湯底,這便是譚仔米線的最初面貌。

這次米線的新嘗試大受歡迎。「每到午飯時間,都有五、六十人在店外面等,擠得水洩不通,連附近食肆的老闆都跑出來看我們到底在搞什麼。」但米線店靠近工廠區,午飯時間一過,人流變得稀疏,只靠午飯的客源,不足以營運下去。這時兩兄弟意識到是自己選錯了店址,但相信自己是找對出路。二人最終在1996年選址長沙灣永隆街開設「譚仔雲南米線」。

與別不同的腦袋

生意上的失敗並沒有將三哥打倒,但兄弟鬩牆卻令他跌入人生低谷。2008年「譚仔雲南米線」在香港已經擁有十二家分店。期間為了接濟落難的五弟和妹夫,三哥與他們分享股權和米線配方,卻沒想到最後因經營理念分歧而分家收場:「大家理念不同不是問題,我妹夫是一個好人,但我幫錯了我這個弟弟。」事隔多年,三哥提起這段往事已是雲淡風輕,但對於當時的他來說,並不好過:「這件事對我帶來很大的打擊,最痛苦莫過於被至親的人傷害,那種感覺痛不欲生。」2008年,三哥跟五弟把「譚仔雲南米線」的資產平分,每人分別持有六間店鋪,從此「老死不相往來」。對於三哥在訪問中的說法,「譚仔雲南米線」回應指兩人確已八年無任何往來,五弟譚澤均對此表示遺憾,但同時指出兩家店鋪之間是良性競爭。

分家之後,三哥和六弟重新振作。三哥專責食品研發,而六弟掌管行政和對外事務。由於兩派的譚仔賣同樣的米線,三哥為了讓食客分辨原創跟「對家」的分別,他先從店名著手,把「譚仔雲南米線」變為「譚仔三哥米線」,後來三哥又加上自己的卡通模樣作「生招牌」,同時擺脫了人們認為譚仔米線來自雲南的既有印象。

譚仔三哥清湯底米線 (吳宛樺 攝)
譚仔三哥清湯底米線 (吳宛樺 攝)

三哥亦一直花盡心思鑽研菜式,強調自家米線的獨特性。「我有的是腦袋,沒人可以偷走。」三哥自信滿滿道。譚仔的麻辣、酸辣湯底米線、土匪雞翼、蒜泥白肉和尖椒皮蛋味道均是由三哥特製的,近年他研發了「譚仔三哥米線」獨有的煳辣湯底,亦花了半年時間去製作素湯米線。湯底是譚仔三哥和譚仔的最大分別,譚仔三哥目前提供八種湯底,而譚仔只供應四種。

這個與別不同的腦袋,不只把創意放在米線上。三哥原來熱愛包餃子,更自創泡菜餃,有別於現時的韓式泡菜餃。辣椒炒蟹和清湯牛腩也是他的拿手菜,不過三哥卻從未想過要將這些菜式跟譚仔米線配合:「我試過,但不可行的,與米線不夾,研發每一個產品我都要看它的可能性。」

命裡有時終須有

在米線的江湖裡打滾二十載的三哥,座右銘是「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在訪談中,三哥不斷強調自己很信命運,熱愛烹飪是一種「命」,彷彿是一股與生俱來的能力,自己也帶有一份鍥而不捨的精神,相信自己「輸得起」:「為什麼我能夠屹立二十年?因為我的堅持、我的執著。」三哥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欠缺創業的熱情,因為「輸不起」:「剛開始在荃灣開茶餐廳時,我每天凌晨三時就起床準備了,創業就是先放下面子,輸得起再說。這個世界從來都是輸多贏少。」

如果你住在長沙灣,也許早上偶爾會在深水埗順寧道上碰到鄰家大叔模樣的三哥,「朝朝落街市」是他保持了幾十年的習慣,是一種心癮,更是生命的一部分。他走街串巷的範圍基本固定在九龍,在香港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他,從來沒有在港島區居住。在他生活的範圍裡,有一座山踞於其中,俯瞰著這座城市的芸芸眾生。這座山,叫獅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