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邨 半世紀平民樂土 重建在即

編輯│陳嘉詠 記者│陳海欣 陶雪兒 攝影│陳嘉詠 陳沅彤 陶雪兒

124HKhistory_01有48年歷史、被外界譽為「平民豪宅」的華富邨,坐落於香港仔與薄扶林之間,環抱整片海港。華富邨為全港首個以「市鎮式」概念建成的公共屋邨,整體規劃有如迷你社區:百貨公司、茶餐廳、戲院、街市等集於一地。鄰舍關係緊密,街坊情誼真摯,居民說起往事仍津津樂道。

然而,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4年《施政報告》將其納入重建計劃,今年更敲定計劃詳情,預計2034年完成重建。華富邨,即將要跟香港人告別。

自成一角 儼如小市鎮

華富邨每個單位都設有露台,讓居民可看到海景,也能增加單位的空間感。(陳嘉詠攝)
華富邨每個單位都設有露台,讓居民可看到海景,也能增加單位的空間感。(陳嘉詠攝)

華富邨的誕生源於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當時安置災民的徙置大廈居住環境不理想。政府為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便著手興建十個廉租公共屋邨,華富邨是其中一個。香港首任房屋署署長廖本懷是華富邨的設計師,他於《家 : 香港公屋四十五年》一書中提及自己初次踏足該地,人煙罕至。唯他被這裡的山明水秀吸引,決心要在這裡興建一個「最好的屋邨」。廖本懷顧及選址偏僻、交通不便,居民出外到市區需時,遂以市鎮概念作為設計藍圖,在邨裡加設學校、圖書館、郵政局和街市等設施,令華富邨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區。而「市鎮式」的設計概念更成為日後香港興建公屋的楷模。

1968年,時任總督戴麟趾為華富邨主持開幕典禮。於此前建成的公共屋邨都只有住宅樓宇,沒有其他社區配套。而華富邨是全港首個「市鎮式」的公共屋邨,外國傳媒以此嶄新設計作專題報道,令其知名度大增。華富邨各單位均設有露台,坐擁一片海景,亦令它贏得「平民豪宅」的美譽。

無懼亂葬崗前身:「有屋住就開心」

歐宗河形容昔日生活艱難,能在華富邨擁有自己的家已心滿意足。(陳嘉詠攝)
歐宗河形容昔日生活艱難,能在華富邨擁有自己的家已心滿意足。(陳嘉詠攝)

80歲的歐宗河於1969年搬入華富邨華康樓,屬第一代居民。他憶述昔日生活艱難,搬入華富邨前,一家六、七人在狹窄的舊式板間房居住,和另外八人逼在同一屋簷下。後來他成家立室,須另覓居所。適逢華富邨落成,逾300呎的單位每月租金僅約90元,是他當時月薪的三分之一,所以不管華富邨多偏遠,他都選擇入住。那時只需填寫簡單的資料表,約一個月後便可獲派單位。

華富邨的原址是雞籠灣墳場及日治時期的亂葬崗,因此鬧鬼傳聞不斷,例如街坊打麻將時多了一雙手、在海邊看到骷髏骨頭等。但對歐宗河而言,鬧鬼只是奇聞,那個年代但求三餐溫飽,有容身之所。他更笑言自己是「窮鬼」一名,每天只管上下班,與鬼沒有抵觸,所以不感害怕。不過,有居民稱歷年來都有鄰居因感到害怕而搬離華富邨,鬧鬼傳說亦流傳至今,但受訪者和他認識的鄰居都只是口耳相傳,並非親眼目睹。

鄰里如親 守望相助

設計師廖本懷採用雙塔式的樓宇設計,四邊是長條形的走廊,大廈中央有一個巨型天井。開放式設計令居民更容易相見,只要搬張椅子到走廊欄杆旁坐下,便能隔著天井聊天,好不熱鬧。孩童不時在走廊跑動,還能透過百葉窗偷看鄰家的電視。

除了雙塔式樓宇外,華富邨亦有單邊長條型樓宇。(陳沅彤攝)
除了雙塔式樓宇外,華富邨亦有單邊長條型樓宇。(陳沅彤攝)

63歲的葉玉嫦於華富邨居住近40多年,她深深體會到「遠親不如近鄰」。她記得剛誕下小兒子時,鄰居會送上問候,更請纓幫她買菜和照顧孩兒。她說以前沒有保安,鄰居就是彼此的「守衛」:「如果看見鬼鬼祟祟的陌生人,鄰居就會大叫,把他嚇走!」她更指當年治安好得只需關上鐵閘,打開大門就能呼呼入睡。時移世易,舊街坊大多遷出,她笑說:「樓上樓下很多人發達後都搬走了,現在只剩下我們。」儘管不再是鄰里,她有空仍會相約舊街坊打麻將聚舊。

繼續閱讀

人妖表演 滋擾居民

今日交通完善 昔日徒步比車快

「邨老人老」 難逃重建命運

華富居民難原區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