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錢包的時代

> > > 條例技術雙管齊下 監管香港電子錢包

馬先生認為新修訂的儲值支付條例設有發牌制度,會增強他對電子錢包的信心。(呂家敏攝)
馬先生認為新修訂的儲值支付條例設有發牌制度,會增強他對電子錢包的信心。(呂家敏攝)

馬先生和陳鳴均認為電子錢包較安全。馬先生指電子錢包有不記名交易,不必擔心個人資料外洩;陳鳴則因支付寶錢包和微信錢包由大集團管理,加上有安全措施,例如交易前需輸入密碼,故用得較放心。她舉例,有次她在凌晨使用支付寶繳付大筆金錢,安全系統分析出這次與她平時的付款時間和習慣有出入,於是截停交易。陳鳴需向支付寶的客戶服務人員確認是本人後,才能付款。

為保障電子錢包用戶的利益,《結算及交收系統(修訂)條例》(下稱《條例》)去年底在香港實行,將儲值支付納入金管局的管轄範圍,並設有一年寬限期。《條例》發牌制度訂明,提供電子錢包服務的企業必須證明業務運作有風險管理,如持牌人需持有最少2,500萬港元股本總額,以證明公司財力。

方保僑認為,混戰的市場都以優惠取勝,香港的電子錢包企業亦可考慮從優惠入手。(呂家敏攝)
方保僑認為,混戰的市場都以優惠取勝,香港的電子錢包企業亦可考慮從優惠入手。(呂家敏攝)

香港消費電子聯盟主席方保僑指,電子錢包風險在於發行公司的背景、支付系統、交易過程的保安措施等,《條例》的發牌要求能保障企業有能力運作電子錢包業務,而且企業要接受金管局的監管和審查,能監督企業在儲值保安和私隱方面是否妥當。

易方資本投資總監王華則指,目前電子錢包的技術和安全性均比信用卡優勝。首先,用戶能透過應用程式翻查交易紀錄,隨時監察戶口狀況;第二,使用電子錢包付款後,系統會傳送確認短訊,通知用戶其電子錢包剛進行了交易,萬一有可疑交易,用戶可第一時間由短訊得知,從而作出最快反應;第三,電子錢包的交易系統複雜,每次付款所用的二維碼和交易編號都不同,亦不會重複使用;但信用卡只有一個卡號,盜用風險相對較大。

> > > ApplePay今年襲港 個人資料運用存隱憂

王華指電子錢包較難被盜取資料。但Apple Pay收集較多用戶個人資料,他對企業如何運用客戶個人資料感憂慮。(呂家敏攝)
王華指電子錢包較難被盜取資料。但Apple Pay收集較多用戶個人資料,他對企業如何運用客戶個人資料感憂慮。(呂家敏攝)

蘋果公司研發的Apple Pay先後在美國和英國推出,並宣布今年進駐香港市場。方保僑與王華均相信Apple Pay在香港有其優勢,因香港「果粉」甚多,用戶亦信任蘋果公司;加上Apple Pay除了做到錢包與手機的整合之外,更發展到連Apple Watch電子手錶也能進行付款,更加方便用家,相信會吸引不少人用。

王華指,Apple Pay的保安措施相當充足,除了像其他電子錢包一樣,用戶每次交易時都有獨特的交易編碼外,Apple Pay更會採用指紋核對程序(iPhone 6以上型號均可使用),令交易過程更安全。不過,他亦認為Apple Pay索取較多個人資料,例如會套取用戶的指紋,在運用客戶的資料方面存在隱憂。

> > > 發展障礙重重 市民仍需時間接受

在2015年11月,香港推出TnG電子錢包,令香港人討論電子錢包的隱憂和可行性。TnG打著「香港人的電子錢包」的旗號和「增值$100送$100」優惠吸引港人下載程式,但有不少用戶投訴系統癱瘓。此外,早前TnG又聲稱能繳交電煤費用,但相關的電煤公司發聲明指,從未授權TnG的繳付方式。TnG事後取消該項繳款服務,現在只能在一間商戶消費,用途狹窄,香港並未流行。

方保僑認為,電子錢包的發展最大困難在於改變香港人的消費模式,因現時用現金、信用卡和八達通消費已經非常方便,反而電子錢包要用戶特意下載應用程式及存款。方保僑又說,八達通已壟斷市場,電子錢包難以打破港人的消費習慣。

另一困難是邀請商戶加入。方保僑表示,即使電子錢包向用戶推出多項優惠,若只能到一間或幾間商店消費,實在難以吸引消費者繼續使用。他認為電子錢包要在香港發展,企業需花一段時間跟商戶洽談合作,因為商戶需要成本和時間適應新的支付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