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鉛來有段故

120water_00

編輯│王瑾 記者│鍾卓恆 攝影│鍾卓恆 王瑾 陳嘉欣 孫綺羚 美術│孫綺羚 

鉛害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不少人都以為鉛水事件是本港第一次發生鉛害問題。其實,香港在過去三十年來曾經歷多次鉛中毒事件,而無論當年與今日,鉛毒最大的受害者,都是兒童。

追尋漁民「鉛」機

漁民羅金樹展示現代常用的漁網,與當年一樣套上鉛垂。(鍾卓恆攝)
漁民羅金樹展示現代常用的漁網,與當年一樣套上鉛垂。(鍾卓恆攝)

「來自52個漁民家庭的125名兒童中,有近兩成血鉛含量超標。」

1984年,一群來自香港大學醫學院的醫生花了逾一年時間,為香港仔對出海面幾十艘漁船的兒童驗血。結果發現,來自52個漁民家庭的125名兒童中,有近兩成血鉛含量超標,其後最少有三名嚴重超標的漁民兒童出現抽筋的急性中毒症狀,並需送院。

當年負責調查的兒科醫生余秋良接受本刊訪問指,在調查的前幾年,瑪麗醫院接收的血鉛中毒病例有所增加。醫生按照已有的線索,估計漁民兒童血液含鉛超標的機會很大。於是展開調查,分析漁民兒童攝鉛過量的現象。

120water_02醫生到漁船上不只為兒童抽血,也詳細記錄他們的身高、體型、頭顱大小、飲食習慣等資料,以便進一步分析血液含鉛對漁民兒童的影響,唯沒有評估鉛毒對兒童智力的影響。他們同時走訪了全港各區共40所中小學,為學生抽樣檢驗,與漁民兒童進行對照調查。由於涉及全港多達5600名學童,無法逐一抽血檢驗,便轉為簡單的驗尿,間接評估血鉛量。結果全港中、小學生血鉛超標的比例分別只有0.18%和0.23%,漁民兒童則有19.2%。

「鉛」自生活習慣

1988年12月9日《大公報》關於學童乳齒含鉛量的報道。
1988年12月9日《大公報》關於學童乳齒含鉛量的報道。

「不少漁民貪圖方便,僅用赤手或用牙咬來代替鉗子切割鉛片。」

現年68歲、已經退休的羅金樹數代以捕魚為業,他認為漁民與鉛一直都有頻繁的接觸。在1960至70年代,漁民主要以刺網捕魚。他們以麻繩或膠絲自行造網,嵌入一顆顆鉛垂在網邊,以增加重量,使漁網得以沉下水。鉛是軟金屬,稍微用力便能將之分割塑形。因而不少漁民貪圖方便,僅用赤手,甚至用牙咬來代替鉗子切割鉛片。小童不辨好壞、喜歡舔咬物品,見大人用口咬便好奇模仿,吸吮鉛塊。

羅金樹補充,除了口咬鉛片,有些蝦艇、釣艇會在船上煮熔鉛片,倒模製造鉛頭鉤。在狹小的空間內熔鉛,釋出氣體到處揮發,兒童走近便會吸入。艇上的食水箱也沒有太多防護,容易被鉛所污染。余秋良醫生引述報告指,污染船上環境的鉛主要來自魚網上的鉛垂。羅金樹所言與當年的研究報告如出一轍。

瀏覽精彩內容 請轉下頁

解決民間「鉛」疑

 無法「鉛」全清理

「鉛」來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