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殖到回歸 青少年軍變了身

118army_99

編輯│周佩儀 記者│潘樂遙 攝影│ 周佩儀 潘樂遙 (部分照片由香港少年領袖團提供)

今年一月,香港青少年軍總會在昂船洲軍營成立,由解放軍駐軍部隊司令員譚本宏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擔任榮譽贊助人,其解放軍背景引起社會關注,令人擔心這是國民教育一種手段。而早在殖民地時期,在發生六七暴動後,英軍同樣在香港成立海、陸兩方的青年制服團體,為青少年人提供軍事相關訓練。英國政府以「有活動無暴動」的概念,全面推行殖民地的青少年政策。有軍方背景的制服團體,由殖民地至回歸後一直存在。

港英政府全面推行青年政策

義勇軍少年團到英國交流,右方迷彩制服為義勇軍少年團的學員。(圖片由香港少年領袖團提供)
義勇軍少年團到英國交流,右方迷彩制服為義勇軍少年團的學員。(圖片由香港少年領袖團提供)

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發表《一九六六年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報告書》,認為參與暴動者大多是青年人,故全面推行青年活動。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活動教育文學碩士課程前協同總監周昭和指,六七暴動是港府青少年政策的分水嶺,社福機構、政府部門以至軍隊都參與其中,目的是「有活動無暴動」,用「活動來穩定社會」,希望青少年透過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發洩精力,減少四處鬧事。海陸兩個英國部隊皆在港設立少年團,而一九六九年成立的「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少年領袖團」(下稱義勇軍少年團)隸屬英國陸軍,是云云制服團隊之一。

前義勇軍少年團指揮官鮑志良憶述,當初舉辦這個活動是期望青少年參與正當的軍事訓練,培養紀律,免入歧途。「我們都是『白社會』,要與黑社會爭成員。」他強調當時所有開支由政府資助,學員參加活動、吃飯、制服等費用全免,他認為這對吸引青少年參與很重要。

借用軍方資源「好玩」

林家輝(左一)少年時參與義勇軍少年團,現時擔任香港少年領袖團(F中隊)義務導師更帶同兒子一起餐與訓練。(周佩儀攝)
林家輝(左一)少年時參與義勇軍少年團,現時擔任香港少年領袖團(F中隊)義務導師,更帶同兒子一起參與訓練。(周佩儀攝)

當時的義勇軍少年團,有軍部支援,訓練根據英國陸軍少年隊的訓練內容。學員每逢星期六、日被指派到不同的軍營訓練,並借用軍方資源練習,每年亦有連續數天的大型訓練,例如燒槍、坐軍車、軍艦,甚至借用軍用直升機把學員載到荒郊地區,要他們自行辨別方向步行回去。過程中他們要學習閱讀地圖、野外求生等技能。

任職消防員的林家輝是其中一位學員,他在一九八五年加入義勇軍少年團,他說以前的教官都是由義勇軍大兵和英軍擔任,他以「好玩」來形容訓練經歷:燒真槍、坐直升機、登陸艇,到尖沙嘴槍會山軍營、昂船洲軍營等,在軍營的泳池學游水,甚至拯溺,又可以買紀念品。

他表示最難忘的經歷就是上山訓練,像打仗般,四日不能洗澡,笑說「除鞋隻腳臭到頂唔順」,教官深夜會突然要求撤退,從睡夢中起來行動。雖然艱辛,但他還是覺得很開心,令他對紀律訓練產生興趣,甚至影響他日後選擇工作。他現時任職消防,面對辛苦的工作亦能捱過。

產生親英情操

當年義勇軍少年團實彈射擊訓練,馬傑偉指當時只有電影才會看到射來福槍,他為自己第一次可以伏在地下射長槍感到興奮。 (圖片由香港少年領袖團提供)
當年義勇軍少年團實彈射擊訓練,馬傑偉指當時只有電影才會看到射來福槍,他為自己第一次可以伏在地下射長槍感到興奮。
(圖片由香港少年領袖團提供)

在初中時期參與義勇軍少年團的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馬傑偉教授指,外籍軍官很有威嚴,若學員做錯事他們會破口大罵,甚至夾雜粗口。他憶述自己在一次野外訓練時,抱著遊山玩水的心態,四處摘山棯,結果教官罰他摘一百粒,更被其他學員戲稱「山棯仔」。但他認為在艱苦訓練、完成任務之後,會建立一種團體精神。約三年的訓練以軍事活動為主,不用宣誓效忠英女皇,也沒有講述英國的歷史或成就。但長久的相處令他對英國的軍官有種親切感,對英式口音,以至軍服與徽號都有特別感情。馬傑偉解釋:「這種團體精神依附於英式軍旅制度,感情繼而轉移到制度上,是間接而來的。」

尚有精彩內容 請轉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