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色不代表信仰

家庭衝突

生活習慣能夠靠自己力量改變,但家人和朋友的關係,就不是一時三刻能夠改變。吳惠敏家人並非印度教徒,起初時都有少許衝突,但家人始終會互相遷就適應:「因為丈夫不是素食者,所以我們有共識於家裡煮食時我就不煮肉類,他想吃的時候便自己到外用餐。生活上習慣是有所不同,但無辦法下只可互相遷就,也沒有說不可行。」

然而,家人可以遷就,但同事或朋友圈子,便未必能夠磨合,很多時候她會寧願選擇退避忍讓。吳惠敏表示:「我們印度教徒希望非素食者都不要吃牛肉,因為牛於印度教中屬於神聖的動物。有朋友在我面前吃牛扒飲酒我真的會很不高興,但有時避不開,我又不能夠改變別人的行為。」王孟揚亦指,要家人接受,並不容易。他提到,協會內曾有一位女同事,她母親為虔誠佛教徒,所以無法理解身為伊斯蘭教教徒女兒所做的禮拜、齋戒。最後為避免口角衝突,女兒只好搬出來自己住。雖然以上只屬個別例子,但當不同宗教的教徒,不嘗試了解及體諒彼此的差異,難免會造成衝突。而且由於伊斯蘭教相信人於死後「歸真」(即回到真主旁),因此反對教徒祭祖,這也使很多非教徒、思想較傳統的華人父母,抗拒讓子女信奉伊斯蘭教。

信仰文化可並存

印度教同樣不主張拜祖先,因相信祖先是一個靈魂,需要投胎。如果不斷供奉它,其實是暗示祖先投不了胎,實際上並非好事。但只要調整心態,這些教徒未必要面對種族及宗教身份之間的矛盾。吳惠敏表示,文化習俗與自身信仰,並非必然會構成衝突,兩者其實可並存。同樣的傳統習俗,當經過信仰的洗禮,意思和心態也不再一樣。「中國人拜山時我一樣可以去拜山,但我去拜山並非祈求祖先保佑,而是一個紀念。因此,很多中國習俗仍可奉行,最重要是要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不是說接受這個信仰你就要反對自己的傳統,只是心態是不同的。」

在香港,許多人都沒有宗教信仰,所以很多時候,都不能理解這批人士的感受。但一個真正包容的社會,是需要理解不同的想法,聆聽不同的聲音,才可真正達致共融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