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健融合從「手」出發

初行計劃 困難重重

姚勤敏表示過程並不容易:「我們經常說這是一個神蹟」。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吳副校長也坦言「起初超過五成的老師都不贊成學校參與此計劃」,因擔心學校會變成特殊學校,但因為校長的堅持,學校最終參與了計劃。「校長是一位很熱心的人,她覺得這是她的使命,所以我們便參加了。」

當時,大部分健聽老師都不懂手語,於是學校便安排老師參加手語課程,學習基本手語與聾童溝通。

現為三甲班班主任的健聽老師姜婉雯指出﹕「有些詞彙對我們而言很容易,但對聾生卻很難,因為他們沒有聽過、手語也沒有學過。」如海膽、黑臉琵鷺和招潮蟹等名詞。姜老師續指由於沒有指定的手語動作,他們會一起以該物件的特徵來創造手語動作。她分享自己在教學初期不能意會那些詞語對聾童是困難,因此需要在備課時與聾人導師討論。

每堂的課堂前,聾人老師會先了解健聽老師的教學內容;同時,健聽老師亦會向聾人老師學習用手語詞語。

聾人老師宋良昇在教學的初期都經過一段磨合時期。他表示,與口語相比,打手語需要較多動作解釋,當健聽老師講解得太快時,他便會趕不上。不過無數的合作已培養出兩人的默契,現在每當他看到姜婉雯老師說得較快時,便會盡量把手語做快一點。

經過一年的經驗,姜婉雯老師分享道:「今年手語進步了,跟聾童學生變得相熟,會像朋友般和他們傾心事。例如他們會跟我說哪位同學討厭誰。」

聾、健學生同進步 成好友

很多聾童的家長都會有「學會手語就不會說話」的憂慮,因而抗拒用手語來學習。何蒨婷是嚴重深度的聽障學童。何太回想起女兒入讀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前﹕「女兒好像鳥哥一樣,聽到『你好』就說『你好』,但她根本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蒨婷後來經介紹參加了該計劃,蒨婷的口語及讀寫能力逐步提高,成績不再是「滿江紅」。

共融班開始為聾童家長所接受的同時,亦受到健聽學生家長的歡迎。今年就讀四年級共融班的健聽學生翁鎂淇媽媽表示,初時因校風好而選讀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後來發現原本好靜、缺乏自信、膽小、不敢與人溝通的鎂淇,與聾童相處後,變得主動,學會關懷他人,亦跟聾童成為了好友。鎂淇媽媽認為︰「有時不是健聽小朋友幫聾童,反而是聾童幫到健聽小朋友!」

靠心口一個「勇」字走下去

路德會啟聾學校是現時本港唯一一間聾人學校,他們卻堅持以口語教學。因為聾童在主流社會裡,必須用口語溝通。吳育珍校長表示:「我校與聖若翰小學不同,主要以口語教學,手語只是輔助。」

本身有嚴重聽障的汪碧怡老師,在啟聾學校已任教四年。曾到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的共融班觀課的她指出,在聾人學校,是由一個老師負責以手語、口語同時教學,學生只需看一個人;而那邊學生則需要看兩個老師。

「我自己都是聽障,一邊要聽(健聽)老師說話,一邊要看手語老師,兩邊同時進行就會很辛苦。這是一個問題。」她續說﹕「不能肯定這個計劃是否可以一直陪他們(聾童)到新高中。(找人繼續)幫他們做手語翻譯?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覺得在資源許可和小朋友有能力之下,應該多注重聾童口語的發展。」

「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畫」,將於二零一三年結束。屆時,九龍灣聖約翰天主教小學第一批參與計劃的聾童將會升讀中一。因此,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希望把計劃推展至中學,讓現時正就讀小學的聾童得以繼續銜接。現階段研究中心和小學正積極聯絡多間中學。

要實行共融教育,需要投放更多的資源、資金。在尋找合作中學的同時,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亦正爭取賽馬會的撥款資助,讓計劃能繼續下去。 面對二零一三年後的資源和中學銜接問題,蘇蘊珩校長說﹕「要怎樣行下去?簡單來說我們只靠心口一個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