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職業聯賽 港足起死回生?

編輯│梁嘉怡 記者│鄧曉晴 攝影│鄧曉晴 梁嘉怡 梁筱琁

115sport_5本港首個職業足球聯賽,代表本港足球發展由業餘走向職業化。香港足球總會引入發牌制度,規定球會在設施、行政及財政等方面,須達到亞洲足球協會牌照的要求,才可參與港超聯,藉此提升本地足球質素。然而港超聯成效備受質疑,例如有球會即使未能符合發牌準則仍能參與港超聯,門檻形同虛設,此外今屆只有九隊參與,低於足總預期的十二隊。到底香港有沒有條件推動足球職業化?

有心玩但無錢玩 港超聯嚇走球會?

政府自二零一一年起撥款二千萬元給足總,推行名為「鳳凰計劃」的足球發展策略,以振興本地足球發展,計劃其中一項的主要建議為成立本地職業聯賽,取代業餘性質的甲組聯賽,並推行聯賽發牌制度,藉以將足球發展及管理規範化,提升本地足球質素。以往每年均有約十至十二隊參與甲組聯賽,足總本計劃吸引十二隊參與首屆港超聯,然而只有九隊加入。

去年在甲組聯賽獲第四名的南區足球隊,雖然夠分升上港超聯,卻選擇留在甲組聯賽,為何有機會晉身頂級職業聯賽卻選擇不參加?南區班主陳文俊說:「好簡單,無錢咪唔參加囉!」他表示,原本有意參與港超聯,然而由於足總的牌照制度,要求球會在多方面增加資源以改善球隊質素,球會最少需要花六百萬才可參與港超聯,資金較甲組聯賽高約六倍,惟贊助商五月時表示不再提供贊助,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南區無奈只可留在甲組聯賽。

陳文俊表示,以往都是與他有生意來往的朋友「捱義氣」贊助他,商家不認為本港足球是值錢的平台,難以吸引贊助商。陳文俊說,以往球隊的戰績不錯,對於未能參與港超聯,他認為有點可惜,不少球迷亦希望球隊早日升上港超聯,然而他沒有信心短期內找到新贊助商,支持球會參與港超聯。

有參與今屆港超聯的傳統勁旅南華,其班主張廣勇認為只得九隊參賽令賽事數目偏少,難以在財政上維持球會運作。他表示,首屆港超聯只得十六場循環賽賽事,球隊每月平均只有兩場比賽,相對球會一個月近二百萬元的開支,每個月兩場比賽的收益與開支完全不相稱,球員的實戰機會減少,亦不利球員改善技術。

有新制無場地  港超聯「換湯不換藥」?

115sport_6足總引入港超聯新賽制,本希望提升港足質素,但訓練場地不足問題,卻仍然未有改善,令人擔心新賽制對本地足球發展只是「換湯不換藥」。足總要求參與港超聯的球會擁有自己專屬的主場,供球會舉辦主場賽事及進行訓練,然而,在寸金呎土香港,除了地區球隊擁有主場外,其他球會每年須根據上一年的成績,依次重新分配球場,並沒有固定主場。

有參與今屆港超聯的東方沙龍,去年及今年分別獲派城門谷及將軍澳運動場,所謂主場,根本不能駐紮超過一年。球會總監梁守志表示,球會幾乎每年都需要轉換場地,令球員難以熟習訓練及比賽環境;政府亦將超過一半的球場使用時數撥給公眾,即使主場球隊想在主場練習亦要先預約,而球會並沒有優先使用主場的權利,令球隊只得很少時間在主場練習:「根本無自己的球場,所謂主場制係點呢?」

梁守志指,球場長期被公眾及球會頻密使用,超出草地的負荷能力,政府亦欠缺草地保養,令場地不適合球員進行專業訓練。他認為足總的建議改革項目原意十分好,如規定球會最少有四隊青年軍等,「但你無場地(配合發展),咪唔好囉!」

未符參賽資格仍可參賽 為求湊夠數 開賽「濫竽充數」?

足總推行港超聯的目的之一,是要求球會提升管理質素至專業水平,包括聘請媒體主任及安全主任等。黃大仙康體會有參與今屆聯賽,然而總幹事宋沿頤表示,球會未有資源增加職位,足總則向球會表示,知道球會有心參與港超聯,即使現時球會未符合所有參賽條件亦可以先參與,惟足總要求球會在下一個球季達到亞洲足協球會牌照的要求。

足總降低參賽資格遷就各球會,以免首屆港超聯因太少球隊參加而「胎死腹中」,令人質疑港超聯對提升本地足球質素的成效有限。不過亦有人此表示樂觀。黃大仙班主馬鴻銘認為,需給予球會時間適應新賽制,港超聯將港足發展規範化是好事,相信長遠而言球會透過逐步達成港超聯的參賽要求,可令港足水平獲提升。

足總:港超聯可逐步提升  本地足球水平

香港足球總會總裁薛基輔表示,舉辦港超聯的目的是是提升本地足球的素質,從而吸引年輕新血及觀眾入場觀看賽事,並提升港隊於國際足球總會世界的排名。有意參與港超聯的球隊均需要於開季前獲得「亞洲足協的球會牌照」。這個牌照對於球隊的體育、基礎設施、人事及行政、法律和財政準則均有嚴格的要求,拿到這個牌照後,亦可參加亞洲足協舉辦的賽事,本港球會可達國際水平,與亞洲足協的球會賽事接軌。

對於只得九隊參賽,薛基輔指,已超過足總希望最少有八隊參與的目標,而調低港超聯發牌準則,是體諒到部分球會未能即時達標,未來會逐漸提升本港球會質素達至亞洲足協球會牌照要求。他希望在三年內透過提供不同協助,吸引十二隊球隊參與港超聯。至於訓練場地不足的問題,薛基輔說,足總經常向政府反映有關問題,他期望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可於2016年落成,屆時將可提供十個球場作訓練之用,相信可解決本港場地不足的問題。

球迷盼望換湯也換藥

現就讀大學三年級的陳同學,平時經常收看外國球賽,亦有留意本地足球,中學時平均每一兩個月也會入場觀賽一次,然而他認為近年球賽質素下降,因此減少入場,「港超聯並非盃賽,亦沒有太大競爭,所以不夠刺激,未能如亞協盃等的大型球賽般吸引我入場。」曾任青年隊教練的彭先生有入場觀看港超聯支持愛隊,他認為港超聯規定要有四支青年梯隊的原意很好,「希望足總今次真的可以換湯亦換藥,不要只改個很漂亮的名字,但實際卻什麼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