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蟻族的自白

蟻族是教育政策失敗 與城鄉懸殊的產物

內地大部分大學畢業生都在掙扎,希望有天終可在大城市圓夢。蟻族的出現是內地教育政策缺失及社會不公平帶來的現象。九九年中國政府大量增加大學學位,令大學畢業生在市場上供過於求。

中山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永傑認為,大學畢業生供過於求,政府對教育質素又缺乏監管,導致大學畢業生的質素參差,最終令蟻族湧現。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副教授鍾華認為,蟻族不是一個弱勢社群而是全球趨勢,她指出:「隨著世界經濟發展放緩,社會創造的就業機會變得有限,導致人才過剩,愈來愈多青年人將面臨找不到工作的困境。」

廉思亦指出,在中國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時,中國很多企業也找不到好的技術工人,但大學畢業生固然不願填補技術工人的空缺,他說:「這反映了中國產業結構和教育結構的巨大脫節。」

陳永傑補充,蟻族的是整個大學擴充招生政策及教育體制的錯。要負起這個責任、改善這個情況的是政府,而非蟻族。不過,他亦表示,若蟻族已堅持了一段時間,但實在是不行的話,就應回鄉,寧願到二、三線城市找一份較安逸的工作,也不要再追求這個大城市的夢想。早回鄉比遲回鄉好,因為:「這個夢想早已不是留給他們的了,是留給了富二代、官二代及優勢社會階層。」

城鄉社會的經濟懸殊,也導致蟻族出現。廉思在訪問時指出,由於中國社會是「人情社會」,小城市人際圈十分狹隘,使家庭有一定社會地位、有「硬關係」(即家中有親戚是商人或官員)的大學生才較有可能成功,他認為:「愈小的地方愈是『熟人社會』,更需要固有的人際關係做基礎,反而不如在大城市中競爭公平,成功的機會率更大。」因此,不少大學畢業生傾向留在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他續說:「大城市的人文環境是小城市和農村不能給予他們的。」

我們只是暫時的弱勢社群

蟻族經常被媒體形容為絕望、高知識水平但弱勢。郭春亮表示,當初認為「蟻族」一詞是一種歧視,但後來認為形容得非常貼切。他說:「第一,我們力量小,不能支配資源;第二,我們群居以減低生活成本;第三,收入只能維持温飽。」

雖然擁有的資源少且生活條件較差,但郭春亮很有信心:「我們是弱勢社群,城中村常見的「握手樓」,單位窗戶相對,只需伸手,便可與另一幢樓的住戶握手 。城中村設施毫無規管,電線交纏懸在半空,十分危險。空置的土地變成垃圾場,垃圾堆積如山,傳出異味,衛生情況令人擔心。但只是一個暫時階段 。」

窮 苦 但至少還有夢

夢,似乎是蟻族唯一留下來的原因。郭春亮書桌正上方有一張寫著「奮鬥」的海報,另一邊牆貼了金融界最「牛逼」(內地流行用語,意指「很強、很厲害」)的成功人士的剪報。他希望憑著自己的努力,五年後升職加薪,工資達每月三萬,十年後月薪達二百萬,成為他在牆上所貼的成功人士。月薪達二百萬這個目標聽起來天方夜譚,不過他認為「人總需要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