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四十

編輯│蔡軒楠  記者│曾埸琛 黃嘉慧  攝影│黃嘉慧

六、七十年代,香港貪污成風。一九七三年,總警司葛柏被揭發擁有懷疑受賄所得的四百多萬元,但在調查期間逃到英國,令積壓已久的民怨爆發,數以千計市民上街示威遊行。

為回應市民訴求,麥理浩委任民政司姬達為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姬達主張「三管齊下」,透過執法、預防、教育,達致肅貪倡廉,首要任務就要把葛柏逮捕返港。

廉署不受歡迎

111ICAC2
首任廉政專員姬達形容廉政工作為「靜默的革命」。二零零六年,他因病辭世。(圖片由明報提供)

廉署成立之初,只有姬達和他的特別助理兩名職員,即廉署首任社區關係處處長余黎青萍:「我是廉署第一個員工。」

她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成立之初最艱難的,是很多市民不明白廉署工作。成立首五年,廉署在各區設立分區辦事處,方便接觸市民。但每次進駐,大多不受歡迎。居民往往會問:「為什麼在我區開?我們有貪污問題嗎?」余黎青萍稱,早期分處均以其所在的大廈或屋邨命名,避免標籤該區居民。各分處在一九八八年後始改以所屬地區命名。

為消除大眾的誤解及擔憂,廉署成立初年,姬達在一年內開了超過二百次會,日夜前往各大社區中心、青年中心、大學及公務員團體活動,講解廉署工作和解釋法例。余黎青萍是姬達的翻譯︰「當時的人以為我很厲害,懂即時傳譯,其實一段說話講了百幾二百次已滾瓜爛熟!」

擒賊先擒王

曾任執行處總調查主任的查鍚我指出,為了讓市民看到廉署打擊貪污的決心,執行處當時先調查貪污最嚴重的大人物,接着是集團式貪污,最後才調查影響較小的一般貪污案件。

一九七五年,廉署將香港總警司葛柏由英國引渡回港。結果他被控串謀貪污及受賄,罪名成立,判處入獄四年,標誌廉署打擊第一類大貪官,取得成果。但「靜默的革命」仍未成功,這時廉署加緊調查集團式貪污,主要針對當時的香港警察。

七六年加入廉署工作的查錫我憶述,每次廉署行動,整個警署的警察都無一倖免,差不多全被帶走,或是拘捕,或是協助調查,因此事前須跟警務處長聯絡,讓他調動另一個警區的人手到涉事的警區。當時一個接一個的警區倒下,無論是在任的還是退休的警務人員,都人人自危,沒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