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一杯荷蘭獨有的「咖啡」

撰文│葉子華 編輯│伍詠欣

路邊一個二十餘歲的青年燃點了手中的捲煙,撲鼻而來是一股略帶甘甜的煙草味,同行的友人說,這就是大麻煙的味道,我的嗅覺神經彷彿就在那個當下被重新啓動。走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頭,我發現這股氣味原來一直在我身邊縈繞不散。

大麻和荷蘭大概就擁有著這樣密不可分的關係。自一九九七年荷蘭將大麻非刑事化後,特別是其首都阿姆斯特丹,很快便成為了不少大麻煙民的目的地,每年都有不少遊客從鄰近國家專程到荷蘭購買大批大麻。雖然這做法帶動了荷蘭旅遊業及經濟發展,但卻令荷蘭飽受國際爭議。有人指責荷蘭間接助長其他國家的濫藥問題,更有人認為荷蘭道德淪陷,是現世的反烏托邦。

我和友人穿過小巷,來到一家看似很舒適的「咖啡廳」。推門而進,人頭湧湧,黃暈的燈光照亮了狹小的通道,我們在通道盡頭,找到最後一張空沙發坐下。「咖啡廳」其實就是大麻店,門外貼著一張白綠色的「咖啡廳」標誌,以供顧客識別這是一個持牌場所。所以叫做「咖啡廳」,是因為法律規定大麻店不能賣廣告,以防止鼓吹吸大麻的風氣,而由於在店名或招牌中提及大麻亦算違法,因而衍生了「咖啡廳」這個甚具文人雅趣的別稱。

明明是客滿,但店內卻異常的寧靜。其他的顧客都癱臥在沙發上,有點遲緩地把煙槍放到嘴裏,再徐徐吐出一縷白煙。他們眼神散漫,臉上的表情卻是如此滿足,都是一張張真誠的笑臉。

時間彷彿停止流動,在這樣的一個空間裏,我感到莫名的安全感。這也許正是為什麼在荷蘭,公眾可以在街上吸大麻,卻不可以喝酒的原因,吸大麻後的人比醉漢和藹可親多了。

與海洛英和氯胺酮不一樣,大麻對人體構成的長期影響有限。很多人不知道,非刑事化其實不等於合法化。在荷蘭,服用任何毒品仍然是犯法的。但對荷蘭政府而言,吸食大麻是一項沒有受害者的罪行,因而演變成現時選擇性執法的情況。 透過法律(禁止吸毒)去傳遞政府的道德立場,但同時以將傷害減至最少為原則,在實際執法(監管「咖啡廳」,確保大麻來源和質量;允許服用但嚴禁無牌販賣和走私)時作出調整,以達到多贏的局面,正好突顯荷蘭人務實的一面。

選擇性執法原來也有可能為社會帶來裨益:正如「咖啡廳」內的風光,和大麻煙滑下喉間的那一陣燥熱,都是我不曾想像的。

我坐在沙發上,想著以上的這些事,時間彷彿又停了。

葉子華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三年級
現於荷蘭烏特勒支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