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曾蔭權

「我會做好呢份工」是曾蔭權零七年競逐連任時的口號,但他在市民關注的教育、政制和房屋政策三方面,似乎未符合社會各界的口味。

教育- 政策遲緩 零支援 欠遠景

香港教育學院國際教育與終身學習系助理教授胡少偉:

曾蔭權的政府很有掌櫃思維,管錢管得很厲害,教育撥款不足,今年教育經費佔總開支的比例較過往低。但教育規劃是不能逐年計算,特別是學生人口的變化,你一定要有餘錢去作準備。未來五年,學生人口在不同階段的變化會很大。幼稚園的雙非兒童又多,遲些他們是數以萬計下來。即使今天多建幾間(學校),都未必快過雙非兒童的數字增長。究竟他們的教育怎安排?誰去規劃?

香港教育學院國際教育與終身學習系助理教授胡少偉

中學通識教師張銳輝﹕

中學每班三十六人,比起其他發達國家,或者是內地一些較為理想的學校,都不是一個很好的數字。有些學校面臨縮班殺校的危機,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但似乎政府錯失了這些機會,沒有業界施予壓力,它(政府)都不願意向前走。

小學教師譚小姐﹕

我覺得政府很矛盾,一方面說要學生有多點課外活動參與,卻不是有另一班人幫你做這些(活動策劃)工作。現在做教學以外的行政工作已經佔了一半或以上的時間,用了三小時去做這些東西,便減少了三小時去備課,但它(教育局)又要求教出來的學生要有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