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業戰國時代

《AM730》:盈利大跌 調整廣告安排

AM730》過去一直和《蘋果日報》有協議,由《蘋果日報》印刷出版,出版後一直有持續利潤;可是自《爽報》創刊後,《蘋果日報》宣佈限量印刷,不再替《AM730》印超過六十四版的報紙,此舉令《AM730》的廣告收入大受打擊。730媒體主席施永青接受訪問時表示,此舉令不少廣告沒有位置刊登,直接影響收入,損失逾半盈利。

施永青表示版面減少後,廣告位置供不應求,廣告收入當然亦下降了,於是他調整了廣告安排來增加收入。他指由於廣告商較喜歡於星期五落廣告,所以一般周五報紙廣告較多,他的做法是將廣告調到星期一至星期四,平均分佈;另外,他又會將星期五登廣告的費用調高,增加收入。然而,施永青指短期內並未有足夠資金購買專印免費報紙的印刷機,因此短期內版面受限制的問題未能直接解決。雖然印刷限制令他十分頭痛,但他們希望調整廣告安排後情況會有好轉,他又相信如果捱得過這一役,該報就可以在行內發展下去。他說:「可能很多人會說《蘋果》拒絕幫我印,我們很慘。我們是很慘,但還未死。」

施永青認為現時競爭中,免費報紙的內容上的競爭比較重要,強調報紙的可讀性,指《AM730》現時希望做到評論多角度,用不同專欄對新聞作分析,幫助讀者對事情有深入了解,從而得到忠實讀者。

《晴報》:賣「健康、潔淨」

新落場競爭、不甘寂寞的還有《晴報》,《香港經濟日報》兼《晴報》社長麥華章表示由於《香港經濟日報》的對象以專業人士為主,市場較小,廣告亦不夠多元化,故一直希望有一份大眾化讀物以擴大讀者基礎,因此創立。

《晴報》社長麥華章 主攻女性讀者市場 「我們有65%的讀者都是女性,因此《晴報》的女性元素會較高。」

儘管不少坊間的說法指發行量約五十萬份的《晴報》是這次免費報市場爭奪戰的陪跑分子,但《香港經濟日報》兼《晴報》社長麥華章則十分樂觀,他解釋《晴報》與《爽報》的市場定位有區分:「《爽報》是比較男性化,會比較接近社會低下階層。」而他根據市場調查數字,《晴報》的讀者有百分之六十五都是女性,所以《晴報》的女性元素會較高,目標是二十歲至四十歲的有質素的讀者。

麥華章表示《晴報》的風格是「健康、潔淨」。他指出從市場調查中發現女性讀者很怕報紙弄污自己的雙手或衣物,所以《晴報》的紙張是較白和不易褪色的。他亦指《晴報》在報道上會持求真、客觀及不渲染的原則。雖然他估計免費報市場已近飽和,加上《晴報》一年內應該未能轉虧為盈,但他認為長遠的發展前景仍十分樂觀。因為《晴報》創刊兩個多月已有不少廣告商開始連續落廣告,麥氏認為和其他免費報創刊時相比,《晴報》起步很快。

­­­對於《晴報》,張劍虹覺得其新聞內容較弱,可能是由於背後的《經濟日報》未能提供大量的港聞作支援,增加了辦報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