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殖到回歸 青少年軍變了身

義勇軍解散 少年領袖團成立

118army_1隨著九七回歸,隸屬英國的義勇軍於九五年解散,義勇軍少年團亦然。擔任義勇軍少年團最後一位指揮官的鮑志良等人亦在解散前向當時的港英政府申請經費,成立「香港少年領袖團」。原來屬於英軍軍營的西貢萬宜訓練營,在英軍離開後轉交少年領袖團使用。鮑志良續任少年領袖團司令至今。

少年領袖團在一九九五年開始招生,但當時只招收到九名學員,學員需要自費買制服、付交通、飯錢等,鮑指幸好教官都是義務幫忙,亦透過借出營地收取租金,補貼學員,人數才逐漸增加,發展出十三個中隊,成員至今約二千人,現已成立二十周年。此組織以慈善團體註冊,屬政府資助的十一個制服團體之一。根據施政報告今年少年領袖團的資助額調整至二百五十六萬元,惟鮑志良指不足以營運整個機構,仍需要籌款。

沒有軍部支援 軍事色彩不復再

少年領袖團不屬任何一隊軍隊。雖然軍階制度、紀律和步操方式都沿用義勇軍少年團的編制,但鮑志良認為,團隊訓練的軍事性不及義勇軍少年團,因沒有軍方借出的設施,而飛行服務隊提供的直升機服務資源有限,不能像以前般經常使用。訓練內容上,學員不能隨時體驗實彈射擊,多是燒氣槍,或經本地槍會才能接受實彈射擊訓練。因社會對軍事訓練的認知轉變,參加者年齡下調,由義勇軍少年團十四至十七歲的男生,降至十一歲的男女也可以參加,活動內容亦要有所調適。從前每天在山上最少步行二十公里,現在最多也只走八公里;並指以前是軍事任務形式,現在則是「活動」。

正規軍事體驗 軍事夏令營

鮑志良坦言,現時青少年想接觸軍隊槍械、乘坐軍艦軍車,只能參加由解放軍駐港部隊、教育局和羣力資源中心合辦的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夏令營始於二零零五年,每年七月舉辦,為期十五日,由隸屬解放軍的軍人帶領青少年訓練。少年領袖團由在第二屆開始派導師在夏令營擔任輔導員,協助學員適應。

除了一般軍事制服團體外,也有的步操、敬禮外,更會有觀賞駐港部隊特種兵表演的環節、參觀駐港部隊總部的歷史展館和昂船洲軍營的軍艦等活動。

曾在二零一一年參與軍事夏令營的學員黎先生指,每隊有兩名解放軍帶領,他表示觀看表演後,認為解放軍比想像中厲害,改變他對解放軍訓練不足的想法,並指在營內對解放軍形象正面,對他們亦多了一份了解和尊重。但他坦言離營後感覺當中有些內容是「硬銷」軍隊和國家。

訓練營舉辦約六個講座,有介紹中國文化,亦有講述共產黨事蹟,如共產黨在革命時不會拿農民的薯仔,更有軍人在監測敵方行動時,披在身上的草著火,但為避免軍隊行蹤暴露,沒有掙扎而活活燒死;期間亦有看《建國大業》與《衝出亞馬遜》兩套電影。但他亦認為短短十多日的訓練,並不能長遠改變他的想法。

港英政府手法高明

義勇軍少年團在六七暴動後成立,而青少年軍總會亦在雨傘運動結束不久後建立,但專門研究青少年課外活動的周昭和認為,兩者背景不盡相同,更認為港英政府的青少年政策比特區政府高明。他指出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全面推行青年活動,行動是全港性的,英軍只參與整個計劃的一部分,政治意圖亦單純希望推行青少年活動,遏止再次發生暴動,更有助當時一些失學無業的青年尋找興趣,並指當時英軍的做法是由英軍訓練義勇軍,再由義勇軍訓練青少年,淡化政治意識;訓練帶有較重的公民教育性質。

回歸後,有提升愛國意識的制服團體成立。二零零二年成立的「香港升旗隊總會」,其榮譽贊助人為特首夫人梁唐青儀,並以「認識國家、關心國家,增強對國民身分的認同」為宗旨。而談及剛成立的青少年軍,周昭和一再強調社會多一個制服團體並無問題,但主辦單位應闡明一切,包括自己的身份、定位和目的:「市場角度來說,就是明碼實價,任人去選擇。」

軍事制服團隊對青少年影響

中大學生活動教育文學碩士課程前協同總監周昭和指,「制服團隊最大的吸引是穿制服,有象徵符號。」如聖約翰救傷隊的制服,令學員一種救急扶危的意識。軍旅生活由上而下,講求絕對服從、效率和完成任務;其符號與槍械或武力有關,甚至是國家賦予保護疆土的意義。他認為軍旅生活可改變青少年行為,改善紀律,但若團體過份彰顯軍事化的一面,會使學員只聽命令做事,減少思考機會、選擇及反省的角度亦較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