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到當時 亞視

曾經揚威的新聞部

一九八八年,亞視新聞部推出節目《時事追擊》,探討時事問題,認真的製作令它贏得不少掌聲和國際大獎,其他新聞節目如九八年的《國有企業》亦相繼得到國際肯定。

人稱「亞視六君子」的李玉蓮曾在亞視工作多年,在《時事追擊》剛播出時,她更是首批參與製作節目的記者。離職時,李玉蓮是前亞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助理總監,怎樣能夠取得好成績?,她認為的關鍵是「無為而治」:「放手、鼓勵的環境,讓喜歡新聞的人可以不停跑(新聞)。」
《時事追擊》屢獲嘉許,但原來在節目剛播放時,全公司只有三位同事主理,而李玉蓮就是其中一位。能製作一個又一個優質的新聞故事,李玉蓮認為,這是因為上級會給予下屬很大的自由度,而同事之間在她心中更有如「兄弟班」。

由領先到遲一步

111ATV5
前亞視新聞部副採訪主任吳秀華,於特首2013施政報告論壇,質問特首梁振英一事成為傳媒焦點。

二零一一年,亞視新聞部誤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死訊,對亞視新聞部士氣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輿論亦開始質疑,亞視新聞是否存在高層干預和自我審查的問題。

今年八月,前亞視副新聞採訪主任吳秀華離開離職,憶及昔日在亞視工作的時光,她直指,在新聞部工作的日子,採訪過很多「古靈精怪」的節目。例如,在今年的五月四日,她和同事曾被下令寫一篇有關「五四青年音樂節」的新聞,吳秀華認為,該音樂節新聞價值不高,獲邀出席的特首梁振英亦未有發言,一度打算不播放新聞,但礙於上司的命令,只好照樣播放。此外,她亦指出,新聞部的同事有時會被下令參加一些「大陸招呼團」,到大陸採訪某些省市的旅遊特色,對於此類型的報道,吳秀華質疑其新聞價值。

據知情人士透露,誤報江澤民死訊後,許多新聞部的資深員工都相繼離開亞視。人才流失,加上本身電視台資源緊絀,令新聞部的工作總是比較「輸蝕」。

吳秀華指,新聞部最擔心採訪車損壞,因為曾經多次把採訪車送往維修後,公司卻沒有批出資金把車贖回,令他們少了一輛車做採訪,少了一隊人外出工作,令工作變得困難;有前員工更透露,有採訪車甚至在壞掉、不能再用的時候,才發現亞視尚未完成供款。
此外,當其他電視台都已採用數碼化的剪片時,亞視依然沿用傳統的「帶機」剪接,亞視新聞部要在片段加入視覺效果亦相對困難。資源不足,成為了亞視新聞部所面對的關鍵限制。